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8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大成社张价城三兄弟发家史实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255

帖子

41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8 1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人穷志大到南洋富商
——大成社张价城三兄弟发家史实
张晋中
    八十年代我在番禺珠江中学任教期间,校长陈牧邦(兴宁城镇人)的父亲陈老先生曾亲口对我说:“你祖父张价城是个很有钱的南洋富商,当年他在兴宁县的名声,就好象现在霍英东在番禺的名声一样……”。陈老先生的一席话,虽觉得过奖,但我的祖父解放前在兴宁县有较大的知名度,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最近,“兴宁张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张远昌老先生和《永和风采》主编张长兴先生都希望我能提供一些我祖父生前的史实材料。经过与阿叔、堂哥等商量,决定由本人执笔。在兆裕阿叔编写的张氏《鑑光庐族谱》内容的基础上,再由兆礼阿叔、晋发、晋泉堂哥补充一些史料,定文表哥提供照片,共同完成这篇关于先辈张价城三兄弟在南洋及国内发家致富的历史材料,并以此作为对祖、父辈先人的追忆和怀念。
家庭贫困  南洋打工
    我的祖父张价城(家名张胜群),是永和乡大成社大张屋背扶岭人。我祖父的祖父张科元(二十世祖),是家中长子,其下有胞弟睦元、英元、秀元、荣元,共五兄弟。我祖父的父亲张金庆(二十一世祖),生下三男三女,长子张胜麟(1877—1912)、次子张胜财(张伟南)(1884—1972)、三子张胜群(张价城)(1892—1945);长女张钦娣(嫁永和三枫树罗屋)、二女张纯娣(嫁永和蓝排巷何屋)、三女张安娣(嫁永和板子塘叉里邓屋)。我曾祖父张金庆以耕田为生,早晨则挑担行走乡间卖些豆腐。因子女多,家庭贫困,生活清苦,度日艰难。我的祖父小时候曾被卖给背扶岭秀元之子辑庆做儿子。我大伯公张胜麟20岁时(我二伯公胜财13岁、我祖父5岁),恰逢有人在兴宁招工去越南打工,便主动分担家庭重任,以“卖猪仔”的身份赴南洋打工。经梅县松口镇行水路到汕头,再乘火轮飘洋过海至越南堤岸市。我胜麟伯公在堤岸先是做苦工抵还车船、食宿费用;后又在藤器厂学织藤椅,还兼做过卖豆腐、卖碗粄等小生意,一年到头没日没夜地苦干。在堤岸打工五年后,因藤器厂老板要扩招工人,便托水客曾小春把已18岁的胜财弟弟带到越南。兄弟二人在藤器厂勤力拼搏,日夜加班,经常一个人做当地两个人的活。兄弟二人经过多年的辛勤拼搏后,稍有积蓄,胜麟伯公便以其精明的头脑和人缘,带头“起费袛”集资了一些钱(每人五元),自己做“费头”,便租下当地“九号栈房”铺面,开始经营小生意。由于我大伯公、二伯公诚信经营,又乐于帮人,所以在周围群众中人缘很好,生意一帆风顺;后来便买下了“九号栈房”,终于在堤岸市站稳了脚跟。随后我伯公便赎回了弟弟胜群。我祖父于15虚岁时去到越南,到越南后先是在家乡人开的酒厂打工,“九号栈房”则负责销售该厂的酒,生意很顺利,后来又买了新的店铺……。胜麟伯公由于长期过度劳累,食无定时,终于积劳成疾,因严重的胃病而不幸逝于越南,享年仅36岁,遗下了年龄尚小的二个儿子,即兆安、兆南伯父。
娶妻公主  财丁两旺
    长兄逝世后,家族生意的重担,便落在胜财伯公和我祖父的肩上。兄弟二人及长嫂发扬家族团结一致、刻苦耐劳、勤俭兴家的创业精神,秉承和气生财、诚信经营的生意原则,运筹帷幄,看准商机,生意越做越旺,一帆风顺。逐渐把生意扩展到東埔寨首都金边和上丁省上丁市。東埔寨的上丁市是客家人的聚居地,有非常多来自梅州、惠州地区的客家人,市民平时交流都是以客家话为主。由于我伯公、祖父在上丁市有很多店铺和生意,且忠厚善良、乐于助人,人缘很好,所以当地的客籍华侨都推选我胜财伯公担任“客家帮会”的帮长。我伯公也非常关心当地华人的公益事业,如上丁市开办的“上丁华侨公立光中学校”,其绝大部分资金,都是由我伯公捐献。“光中学校”开办时有客家子弟一百多人,校长是回到兴宁物色的国学宿儒莦忠夏,聘请的老师都是客家人。由于我伯公、祖父在上丁市有很好的人缘和贡献,所以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赞扬和帮助,如上丁市政府帮我伯公代为申请任“越南西贡蚬壳公司”电油、火油的上丁市总代理。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又取得了東埔寨金边高士马市白酒的总代理。在取得越南、柬埔寨的两大总代理后,家族生意跃上了更高的台阶,越做越大、蒸蒸日上。后来又扩展到经营洋酒、罐头、香烟、布匹及各类百货;还在金边经营铜、铁、砖窑等行业,使经营的行业、品种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多间在商界很有影响力的大商行:如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有“张胜昌行”(总行);在上丁市有“张胜昌行”(分行),在上丁市还有“张敬昌行”;在越南堤岸市有“张宝昌行”,在堤岸市还有与潮州人合营的“张振昌行”。这几家跨国大商行的生意,奠定了我胜财伯公在商界的声望和地位。
    在家族生意蓬勃发展之时,我祖父尚未成家立室,祖父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是柬埔寨上丁市小有名气的“胜昌行小老板”。当年我祖父有缘认识了某富家小姐,叫饶展她娜,一见钟情。后来才知道这位靓丽小姐竟是柬埔寨某皇亲国戚的女儿,是位公主。女方家长因担心女儿远嫁“唐山”难以见面,所以不同意这门婚事;但我祖父怀着对展她娜小姐的真情和挚爱,仍大胆追求。那时的柬埔寨是法国的殖民地,当时的上丁省省长是法国人,也因为迷恋于展她娜公主的美丽,想娶公主为妻。在这样的情况下,饶展她娜父母两者权衡,终于同意把女儿嫁给我祖父,真是良缘夙缔,佳偶天成,我祖父终于得偿心愿。也因为有了与当地贵族的姻亲关系,家族的生意愈加兴旺、昌盛,财源广进。
             回国发展   生意兴隆
    中国人都有个传统观念:如果在外发了财,都要回家乡买田做屋置业,以使家人、后代能安居和乐业。我的伯公和祖父也决定要在家乡建屋和拓展生意。于1924年选址在永和圩石陂角的凹头岭建造“张胜昌大厦”,共建了三年,1927年落成。胜财伯公由柬埔寨回国主持落成仪式。岂知喜事突遭横祸,因永和当时大姓之间的长期矛盾和争斗,我家族刚建好的新屋,竟被当地惹事人纵火,一夜之间被烧为灰烬。遭此横祸之后,胜财伯公连夜返回南洋,随后,便在“轩塘围”张屋买下一栋共十间房,给家人居住。
    刚建好的“张胜昌大厦”虽然被烧了,但天佑善人,家乡的一把火却烧旺了南洋的生意,更加顺风顺水、更加火红火旺,更加收入猛涨。这正是俗语所说的天有眼,人算不如天算。有了雄厚的资金,兄弟二人决定:由我祖父回国拓展生意,凡是南洋有的商号,在兴宁都相应设立。于是我祖父几年间便在兴城万盛街、大新街等繁华街道分别设立了“敬昌泰纶绸缎庄”、“宝昌汇兑钱庄”、“宝昌油豆行”、“兴昌油豆行”、“兴宁大陆烟草公司”、还有与大成社乡坤张英合股的“泰光公司”、坭陂“文胜当铺”等,另外,还在汕头市开办了“汕头市大昌肥皂公司”,抗战期间还从上海调进棉纱布匹进行经营……。由于我祖父热情诚信、经营有术,所以生意一路畅顺,形成了南洋与国内齐头并进的好局面。
            重建大厦   好施乐善
    在国内、国外生意顺利发展之后,我伯公、祖父于1935年决定再造一个大屋,并委托兴宁有声望的热心开明绅士、大名鼎鼎的建筑设计师刁伴琴、刁立吾、刁汇川诸兄弟全权负责。最后选定在宁中乡古塘村的一块风水宝地开基,取屋名为“鑑光庐”。其规模、样式则完全依照1927年被烧毁的“张胜昌大厦”,建筑施工则是由当时兴宁最出名的许锦先师傅负责。我祖父随即派专人前往上海请与我家族有特殊关系、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 的王正廷题写了雄浑苍劲的“鑑光庐”三字,并具“王正廷 民国二十四年”。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王正廷曾以南方军政府外交总长的身份,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1921年任中国大学校长;1922年被北洋政府黎元洪总统任命为代理国务院总理兼外长;1923年被任命为“中俄交涉督办”,并签定《中俄协定》,后兼任财政总长;1928年6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36年8月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先后任“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1937年,崭新的三横二栋一围龙,有80多个房间、杂间的“鑑光庐”大厦终于落成,显得特别的雄浑、端庄、大气。至此,我伯公、祖父立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安居乐业、造福子孙的宿愿,可谓已心想事成。“鑑光庐”落成时,祝贺者众,其中有首贺诗曰:
        成社新迁到古塘,
         清河望月著长江,
         伟驻安南谋承启(堂号)
         价值连城数鑑光(屋名)
诗中既点明了从大成社迁来古塘和伟南伯公长驻安南(南洋)经营生意的家族史实,又嵌入了建屋者伟南、价城的名字,还标明了“承启”堂号和“鑑光”屋名,确是一首好贺诗。当年的县政府官员和乡坤名流,都经常前来“鑑光庐”做客,好是热闹。
    我的伯公、祖父出身于贫困的家庭,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后来虽然在经济上发财了,生活上富裕了,但一直保持着克勤克俭的习惯。如我祖父吃饭时通常都是吃些咸菜之类的家常菜,只求吃饱,不求吃好,他吃饭不剩一粒饭,掉在桌上的饭粒也要捡来吃掉;吃番薯从来不剥皮。他对子女也是这样要求的。但我伯公、祖父却是天生心地善良,诚实厚道。他同情穷人,待人大气,做事大方,乐善好施,为社会、为穷人不惜献出大爱。如我伯公、祖父在柬埔寨上丁市便捐建了“上丁华侨公立光中学校”;1927年在永和被烧掉的“张胜昌大厦”,后来在梅县打赢了官司,赔回了一笔钱,我伯公便将这些钱捐献给“大成学校”扩建(1929年扩建大成学校)和其他公益用途。1946年,我胜财伯公、祖父及兆安大伯,共同向“省立兴宁职业技术学校”捐建了6间教室(校址在兴宁望江狮,解放后改为兴宁师范学校),“省立兴宁职业技术学校”则回赠了《欢腾广厦》的横匾;解放前修筑兴宁县城到龙田圩的公路时,我伯公、祖父亦慷慨捐了很多钱;我家族在“轩塘围”买来暂住的十间屋,在喜迁“鑑光庐”新居后,便将这十间屋给了当时的知名人士、解放初兴宁的首任副县长张花谷先生;解放前每年的三四荒月,饥民甚多,我祖父每年都叫家人在“鑑光庐”煮大量的稀粥救助灾民,给了危难中的饥饿穷人一线生机;我祖父在兴城有很多店铺,在这些店铺显眼的地方,都会放一些常用的救急药、止血药等,免费给路人应急之用,帮人以危急之需;解放前,“鑑光庐”有两根犀牛角。古塘村众人皆知,犀牛角是珍贵稀有药材,治疗高烧不退、解毒、止内出血等有速效奇效。我祖父从越带回来犀牛角,就是为乡邻众人服务,供病人或家属前来磨犀牛角水吃或带犀牛角水回去吃,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方便了群众,乡里人都很感激……。我的祖父还非常热爱和关心体育运动,如他专门在“鑑光庐”屋旁建了一个篮球场(没有铺水泥),供家人及乡邻锻炼。逢年节或重要活动日,还专门请当时在兴宁较有实力的一中、四中(新陂)、宁南(坭陂)等几间中学的篮球队前来比赛,并发奖金以资鼓励和支持。能在农村乡间建造篮球场和组织比赛,这在当时的兴宁来说,是一个很前卫的创举。
    我的祖父三兄弟,在摆脱贫困、拼搏发家的历程中,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热情待客、乐以济人,所以在国内国外都有极好的人缘和口碑,从而保证了和气生财的人气基础;三兄弟敢于拼搏、善于把握商机,经营有术,统一行动,从而保证了把生意不断做强做大的内在坚实基础。在发家历程中,大伯公首先为家族的生意和发展,打下了根基;而胜财伯公和我的祖父,则是努力发扬光大,把生意不断做强做大。终生的拼搏,使我胜财伯公逐渐成为柬埔寨的商界名流,曾多次受邀出席柬埔寨国王的宴请。西哈努克亲王嫁女时,也邀请我胜财伯公参与盛宴,这是值得自豪的荣耀,也是我伯公一生成就的体现;而我祖父张价城,解放前在兴宁县亦享有人尽皆知的声誉。三兄弟团结、拼搏、诚信、慈善,共同谱写了人穷志大、由穷至富的人生乐章。这是值得后裔自豪、学习与怀念的人生乐章!我胜财伯公89岁高龄时,于1972年不幸逝世于柬埔寨。现在,我祖父三兄弟的子孙后人已达二百多人,遍布全国各地和亚欧美三大洲九个国家或地区,真可谓是枝繁叶茂、旅居全球。
   1945年抗日胜利后,我祖父因患脑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仅享年五十四岁。我祖父兄弟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是有理想抱负的一生,是行善积德、造福桑梓的一生,是遗泽子孙后代的一生,是值得后人永久怀念的一生。
    我的先祖,安息吧!
                                       2014.11.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27 07:31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