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88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宁,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寓意兴旺安宁的地方。

[复制链接]

14

主题

79

帖子

91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1 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兴宁,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寓意兴旺安宁的地方。

  建县于东晋咸和年间的兴宁,地处粤东北部,古称“齐昌”。一千六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兴宁人在这里辛勤耕耘。2015平方公里的大地,今非昔比、沧海桑田。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了兴宁人崇文尚武的精神,“百员将军出齐昌,千名教授同故乡;万千工贾遨商海,巨子遍布五洲洋”。“小南京”是兴宁粤、赣、闽重要商贸集散地的写照,更有“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美誉,彰显兴宁人杰地灵。

  今日千年客邑,百万兴宁人民团结图强,正朝“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的目标阔步迈进。

  当省委、省政府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当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兴宁在思考,如何才能结合兴宁现阶段的实际,破解科学发展难题找到一条符合兴宁的新路子。当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袭来,兴宁经济仍然平稳较快发展;当“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等荣誉纷纷而至,“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的科学决策,在兴宁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崭露头角。

  决心:

  不甘落后才能改变落后

  党中央、省委、梅州市委相继提出思想大解放的要求后,怎么样才能让解放思想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兴宁市委、市政府响亮地回答:“只有承认差距才能缩小差距,只有不甘落后才能改变落后”。同时,通过去年广泛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承认差距的勇气和改变落后的决心,成了全市上下的共识。

  今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兴宁市组织党政班子领导成员带头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继续查找差距,查找影响和制约兴宁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实力不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山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不够开拓、墨守成规,发展模式粗放,体制机制不适应科学发展等差距,被一一摆上了桌面。面对问题和差距,兴宁市委、市政府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在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定了“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

  成效:

  金融危机下的持续较快增长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袭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而在兴宁,“直接受影响,间接促发展”成了现实,经济的发展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而且是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兴宁实现生产总值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财政收入在2007年首次突破2亿元,结束了多年一直在1.5亿元左右徘徊的历史后,2008年再增长了15.7%。从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看,兴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1至6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02亿元,比增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比增10.97%。

  成绩不会自动生成。去年,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兴宁市委、市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认真贯彻梅州市委、市政府“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部署,充分发挥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平台作用,大力招商引资推进“双转移”。2008年,共引进投资项目31个,计划(意向)投资28.15亿元,进园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6亿元,比增18.3%,实际利用外资4302万美元,比增379%。今年初,兴宁市成功举办世界兴宁同乡第五次恳亲暨经贸洽谈大会,促成了20个项目签约。今年前三季度,兴宁共引进项目32个,投资意向达25.3亿元。这些项目的相继建设和投产,极大地拉动了金融风暴下兴宁经济的增长。

  投资拉动则是兴宁市今年保增长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年初,兴宁市确定了40个投资大、影响大、受益面广的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从中再筛选出总投资90亿元的“十大重点项目”作为主抓手,建立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加快其建设。

  目标:

  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兴宁未来的发展该如何定位?

  未来发展的定位,自然不能离开一个地方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兴宁工业基础良好,历史上小手工业发达,门类齐全,素有“小南京”之称;兴宁又是历史上粤、赣、闽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名副其实的“商贸旺郡”;兴宁更是一个崇文重教之地,有古老的学宫为证,还有今天“80年出了40名大学校长”的美谈广为流传……于是,在今年初召开的兴宁市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的发展定位被确立下来。这一发展定位,总体目标就是通过5年左右时间努力,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和民生纾困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平安建设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着力打造“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

  目标任务落地后,随之而来的是工作措施的落地。兴宁市提出,近年内,主攻包括霞岚钒钛磁铁矿、华润电厂、云山汽车、合水水库、宁江重点堤围、城市防洪堤、济广高速、北环大道、官汕大道、技工学校新校区建设的“十大重点项目”。同时,全力实施工贸富市工程,坚持以招商推动发展、工业优化发展、民营壮大发展为着力点,建设绿色现代产业基地,发展绿色经济;全力实施强农惠农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实施宜居城乡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全力实施教育强市工程,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全力实施民生纾困工程,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目标、思路与措施确定后,兴宁市各级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建设,“五联创”活动迅速成为兴宁市今年工作的新亮点。今年春,兴宁市向各级特别是镇(街)一级提出了开展“经济特色镇(街)、文化先进镇(街)、教育强镇(街)、生态文明镇(街)、平安法治镇(街)”五项联创活动,形成了以镇为主、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高效工作机制。这一工作机制,实现了与梅州市创建“三名城一基地”工作部署的无缝对接,同时又使建设“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进一步得到细化、具体化。

  高端访谈

  兴宁市委书记江理达

  谋划和推动发展没有彩排,只有现场直播。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时刻以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为标准,才能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我们相信,有全市百万人民不断解放思想的朝气、勇气和底气,推动绿色崛起的决心和信心,“工贸新城、人文秀区、绿色兴宁”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兴宁市市长陈略宇

  开放的兴宁生机勃勃,发展的兴宁商机无限。我们真诚希望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关注兴宁、支持兴宁,同时把兴宁作为投资兴业的一方宝地,让我们在合作中增进友谊,在互利中实现共赢。

  点睛“工贸新城”精心打造产业转移园

  2006年9月,由东莞市石碣镇与兴宁市共建的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广东省政府认定。从此,东莞石碣镇与兴宁市就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携手精心打造园区建设,筑巢引凤。

  三年来,双方围绕建设“生态型、环保型、效益型”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打造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目标,不断加快园区建设。至目前,双方已投入建设资金过亿元,园区已开发面积3100多亩,园区内水、电、路、灯、绿化、电信、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十分完善,并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工业区服务中心。

  为营造良好招商氛围,兴宁市出台了《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引资办法》,其中包含对入园企业实行“只收税不收费”;企业自投产之日起三年内,工业用水水价为0.70元/立方米(不含排污费);电价按企业每年度上交税额本级财政留成部分的10%给予补贴等极为优惠的政策。《办法》还明确,工业区服务中心,专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保姆式服务”,全程代办各种登记审批程序和其他业务,对投资额度大的项目,将安排一名市领导督办和衔接。

  正是由于兴宁良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拥有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个理想的创业平台,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三年间,兴宁市共引进项目132个,计划意向投资196亿元,其中进园企业40家,已投产24家(其中今年新投产7家),初步形成了北区以汽车及零配件生产、金属加工等为主导产业,南区以机电制造、电子、玩具、食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布局上。据测算,今年前9月,园区工业产值3.5亿元,比增15.6%;工业增加值1.1亿元,比增16.9%;出口产值450万美元,比增13.5%;解决就业4900多人。

  点睛“人文秀区”文理“状元”出兴宁

  又是一个历史新高!2009年高考成绩一出榜,兴宁沸腾了。全市参加普通高考考生共9043人,总分600分以上考生286人,比去年增165人;重点本科线以上480人,比去年增37人;本科线以上2664人,比去年增144人,位列梅州各县(区)第一位;专科线以上6609人,比去年增107人。更令人兴奋的是,百年名校兴宁一中的理科考生廖新龙、文科考生陈莲婷分别以总分694分和672分双双获得梅州市第一名,该校各批上线人数继续保持在梅州市各县(区)重点中学首位。

  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用“小财政”办成“大教育”,是兴宁市历届党政班子从不动摇的战略方针。近几年来,为改善办学条件,兴宁市全面完成了319所农村中小学校23.8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为推进“扩容促优”,投入1亿多元把兴宁一中打造成全国示范性高中,投入近5000万元对14所高中进行校舍扩建。去年9月,兴宁市启动了“创建教育强市(县)”工程,预计到2013年12个镇(街)达到“教育强镇”标准,其余8个镇至2015年达标。

  民间力量的鼎力支持,是兴宁教育不断取得辉煌成绩的另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包括在外乡贤捐资办学就近3亿元。“官办民助”,全民关心重视,让兴宁的教育事业一步步走向繁荣。

  教育,无可非议地成了今日兴宁的一大品牌,透过这一品牌,看到的便是兴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宋大学士罗孟郊“神光映读”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800多年前始建的兴宁学宫经重修后厚重如斯,还有明代古城墙、数千座星罗棋布的客家古民居,无不是深邃的客家文化的符号。今天,活跃在全国各条战线的兴宁籍专家、教授达3000多人,享誉海内外的兴宁籍画家100多人,堪称兴宁的一道亮丽文化景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26 07:38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