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10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祖源地上杭之行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255

帖子

41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2 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祖源地上杭之行
                     张 禄 清
兴宁张氏联谊会二届理事会,首发《兴宁张氏源流考》后,在社会上引起缅祖、承德、光祖效应,大大地激发了后人寻根探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为我市张氏后裔探祖源、续族谍,起到方向性导航作用。此次我们上杭之行,能顺利找到祖源地宗亲,快速完成上杭之行的各项预定目标和任务,首先要感谢《兴宁张氏源流考》撰编者们,是你们多年的辛勤笔耕,使我们能得按图索骥的捷径。
为做好兴宁张氏联谊会二届理事会,部署撰编《兴宁张氏总谱》的前期工作准备。七月十二日上午,由金标会长带队,会长夫人、我携内人及爱孙、秘书长伟胜、办公室主任妙新一行七人,驱车两部速驰至福建省、上杭县祖源地祭祖究源。为盼尽快平安到达目的地,急欲会祖源亲人,无暇观赏沿途青山绿水美丽的风光景色。
正午,早己等待在接待地点的祖源宗亲,远见两部广东牌号的车,便双手举起拍掌示迎,我们悠然感到祖源宗亲的亲情浓厚,心中即涌久历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家探亲之感。车停门开,化孙公祖藉留守宗亲与外迁后裔孙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虽历久年之隔,但我们身上都承继着化孙公的基因,血脉相连使从未谋面的宗亲,就象是八百年前一家的亲兄弟情一样。在午餐交谈中得知,接待我们的是“张化孙文化研究总会”常务副会长张昌林宗亲和秘书长张文辉宗亲。
饭后,我们在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陪同下,马不停蹄直奔筹建中的“张化孙大宗祠”工地。车由城出发经闽省道308线,行驶2公里即到工地。
刚下车,一阵和风拂抚,使人舒眉展眼、心旷神怡。抬头仰望,上空盘旋一只雄鹰,不时地发出悦耳叫声,似是始祖在天俯视,欢迎远道而来的裔孙。天突下几点雨滴,似是冥界与阳上,缅祖与庇佑涌出激动而幸福的泪花,即时的情景使我浮想联翩......。
大宗祠座落在翠绿茂盛的山林之中,环境优美而雅静,总占地六十二亩。这里视野舒展,充满阳刚之气,背靠三层重迭山峰,固若金汤。青龙与白虎连形稳如泰山般座椅。阊向宽阔,案桌齐全,远岫蓊垠迭起,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目前,三通一平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约三至四千万人民币,现资金缺口很大,有赖以化孙公一千多万的裔孙,齐心协力而为。流淌着化孙公基因的同宗们,您想为尚善厚德的始祖,筹建记念他的大宗祠,添那笔彩呢?......。
在返回杭城途中,我深深地感慨留守祖源地的宗亲们,对祖先的虔诚孝敬。
约下午三时,我们访问张化孙文化研究总会,与办公室人员亲切交流,观阅有关我市祖先资料并拍录收藏。购买了两部祖源地张氏总谱,以兴宁张氏联谊会二届理事会名义,暂捐五千元人民币,以示对大宗祠建设添砖加瓦之意。会见结束时,我们拜托当地宗亲,按照当地祭祖风俗,帮我们准备全部所需祭品,明天前往始祖化孙公墓地祭拜。
十三日辰时,我们在总会秘书长导引下,驱车约40分钟便到墓地山下。天下起小雨,我们分散带齐祭品前往山上行,恒持野外徒步锻练的我会秘书长,伟胜宗亲,展示体能的机会到了。他一个人头顶三四十斤重的炮竹大礼盒,捷足而上,而我刚登至半山,便处十步三喘、百步一歇的状态,幸得朝拜始祖心切激发能量,随后而至。刚到山顶放眼观望,顿时赞叹繁多,墓地设施完好,环境如画。再踏前几步,一块醒目的勒碑显在眼前,呵!是上杭县人民政府告示人们:此墓是重点文物保护地。刹时心生感恩当地政府,对我始祖墓地保护得如此完美无缺。
墓地座落在,上杭白沙里,将军桥西洋屋背山顶。申山兼坤,金盘载珠形,整座墓园规模宏大,独享其山。墓位后边密植高大的翠柏,形圆弧状衬托起墓后,形成绝无仅有绿色的、不断增高变厚的屏障。墓前方左九点方位,右三点方位,各竖九条共十八条,刻有他十八个儿子名字的石柱,象征着化孙公的后裔忠孝地护卫在墓旁,时刻缅记始祖的丰功厚德。左青龙脉势宏祥而绵延不断;右白虎卧顺而翘尾。往正前方眺望,远岫渐高似连天际,真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为此验证了“善人居福地”的名言,我始祖尚善厚德。正如同朝官员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年-1283年)为化孙公(1175-1267)题写“像赞” 载:“公之风采,气宇轩昂。公之品行,正直端庄。诗书博览,忠孝名扬。作牧汀州,合郡群黎沾德泽;开基杭邑,一门父子沐恩光。纂修宗谱,报本不忘。钟灵毓秀,桂馥兰芳。绵绵世泽,长发其祥。”我始祖外群黎沾德泽,内抚教良裔为,此风水宝地唯我始祖必得!
在观赏墓园四周美景的同时,我尽情呼吸祖源地的土壤、草木和含高负离子柔合而成的清新空气,使我登山时的疲劳顿感消失。雨比刚来时越下越大并伴吹柔和的东风,使我假想1267年始祖仙逝时,今天的雨似象后裔们与公离别悲哀的泪水。柔和的东风为品德高尚的讳公送行......。祭祖时也真是天有赐意,有风有水,象是要展示风水宝地的神奇。我们稍休息片刻,便怀着崇敬肃穆的心情开始祭拜,墓前摆好三牲,点香烛、烧纸宝、冥钞。说来神奇至极,下这么密的雨,蜡烛光明不灭,香柱不熄,烧纸宝火旺灰烬。燃放的爆竹声响彻云霄,烟波浩渺似是神话仙境......。此景不可多言,有孝心的裔孙们,您有机会亲临祭祖享此奇景吧!来者必有其获。
祭祖礼毕,爆竹烟雾刚随风飘远,天空放晴,我们久悬祭拜始祖之愿已得实现,心中的那个美啊!只有此之愿还愿者才能体其味也。再行注目礼后,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下山,按原计划直驱泰拔乡。
车在依山傍溪,弯曲巡回的乡道中行驶,约半个时辰就到泰拔乡,一群留守宗亲们早已在路旁眺望迎接。敦睦堂门前早已挂好鞭炮,欢迎外迁史久的宗亲回探祖源地。
我们在当地联谊会长与理事们的陪同下,步至敦睦堂祠内座叙究祖,他们在大铁箱内搬出几十本珍藏的老族谱,现观最早的是道光戊子年重修本,我提出要看八世君绍公,于永乐癸末年修的族谱原件时,回答说仅有孤本非常珍贵,由原当过公社书记退休的,德高望重的老者保管,现年九十多岁,凑巧他家房屋拆建,目前在龙岩市居住,后来他的儿子拿来原件影印件给我们看。为不让我们失望,并说是否叫他父亲回来,只有他回来才能拿到珍本,我们不忍打扰九十多岁的老人,告诉他我们今后还会来的,近期用原件复印一份寄给我们就十分感谢了。
泰拔乡访行,使我多时困惑难解的问题得到释疑,以前我撰写有关我市祖先,始迁兴宁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没有完整化孙公支系资料作旁考对照考究”现终于找到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具有完整链条的一支族系。原来泰拔乡开基一世祖,是化孙公第七世孙先俸公,(1321-1404)泰拔族系至现,恪守化孙公制定的字辈,按“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龙。”序次排辈,现排至世字辈。留守泰拔乡的是八世君绍公(1374-1462)最小的儿子启明公(1416-1509)。一直陪伴我们的秘书长,就是此支系裔孙,文字辈。从化孙公(1175)至现(2016)已传34代。代差24.7岁。
君绍公承始祖化孙公“纂修宗谱,报本不忘”的功德。他在永乐年间撰写族谱时,就高瞻远瞩、祥发流长,为其后裔制定:“传家惟诗礼,掄秀良兴忠。善积恩光大,庆馀福有通。德译宜习学,作求泰常逢。本立祥长发,燕翼谋广丰。”40个字序排辈。敦睦堂宗长示:待始祖化孙公制定的字辈按序排完后,即恪守君绍公制定字辈按序续排。
《张化孙家族与族谱(二)》其中载叙:“明朝永乐癸未年(1403)会聚长汀、宁化、上杭三县宗伯叔合议联修《张氏宗谱》,经3年完成,编天地人字号,长汀、宁化、上杭各执一部。谱内载有张君绍撰写的“修谱序”对这次联修宗谱的缘由、先世源流有简要记述,宗谱还详细记述了张氏家族西汉早期的移居、汉季世变的南迁、由南北返中原、东晋南北朝又南迁、唐末迁粤东、又由粤北迁中原、再由北南迁下赣入闽、宁化、上杭的经过。此谱至今仍完整的存留在张君绍的祖籍地上杭太拔乡祖祠敦睦堂里,是至今保存最久远的一部张氏宗谱。”依此据可考证《兴宁张氏源流考》第207页,由张长兴老师提供的,君绍公于永乐癸末年,为族谱撰写的“族谱源流记”为序,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不存在虚假摘录或捏造。
通过与敦睦堂宗长们的座谈、翻阅老谱及有关史料,得知君绍公有八个儿子,在兴宁落居的就有:次子启达公(1398-1463);三子启远公(1402-1461)之孙浩仲公;四子启源公(1405-1451)的石、谢夫人携儿子,均在明朝年号参差先后始迁兴宁。我市张氏后裔均是化孙公裔孙。以君绍公支系为多。为感恩列祖列宗功德,金标会长代表外迁兴宁落居的裔孙,捐款人民币3000元,拜托留守宗亲祭祖时,捎上兴宁裔孙的一份敬孝之意。
此次上杭之行,虽时间短,我感慨甚多:祖源地宗亲热情周到的接待,使我们有如进家门之感;他们对祖先虔诚敬孝使我们倍感钦佩;特别使我感受到的是,上杭县党政领导,由于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使这里的人文素质高,城市整洁、交通有序、人们礼貌。给到此一游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人留恋忘返。
祖源地美丽的山川河溪,如诗如画的风景,清净宜人的空气,秩序井然、清洁卫生的城市,热情待客的宗亲.....。均使我涟起眷恋之情。哎!必竟久居他乡成故乡,再见吧!亲爱的祖源地——上杭!我们满载着列祖列宗的佑福;留守宗亲的亲情,愉快地返回家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11 21:05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