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66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万水千山总是情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256

帖子

41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8 1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万水千山总是情
                       吴瑜宽
    我1979年到1982年在永和中学读书,其中79到80年是在黄泥陂分校读初三,后两年是在校本部读:当时是2年制的高中。
    如今,从82年的毕业,到今天的2014年,32年,漫长的32年过去了!如果是今天的人们,讲32年后再相会,人家肯定以为你讲的“鬼话”。然而,时光老人就是喜欢捉弄我们,在“弹指一挥间”,那漫长的32年就是这样飞快地过去了……
这32年来,不尽风雨,不尽春秋,似水流年,潮起潮落。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忘记了,如烟云散去了;但是,我的祖母,我的亲人,我的母校永和中学是绝对忘不了的。因为,没有她,就没有我,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也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我们为人的本分;尤其是在不时思念亲人和母校之际,我这长期在他乡漂泊的游子,不能不写点文字以表达我积聚多年的情怀。
                祖母挺我读永中
    在我没进入正题之前,我不能不满怀深情感激我的祖母,没有她,我就不能进入母校学习。
    我家在永和镇板子山村。由于历经政治斗争和10年动乱的浩劫,家乡地老天荒,人们穷苦不堪,大家都在生死线上挣扎。而且,老天爷特别为难我家:我6岁就失去了家庭支柱的父亲,只留下29岁的母亲、60多岁的祖母和我们三姐妹。当时的生产队穷,工分值非常低,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起早摸黑,还是挣不了口粮钱,年年超支负债。按照我的“家情”,能够读到初中毕业就是极限的极限了!
    就是在我即将一辈子在大山里面一脚牛屎一脚泥、脸朝黄土背朝天受苦一辈子的时候,我60多岁的老祖母陈仁招挺出来了:“一定要读书,无论如何都要读!不读书就没前途,就不能走出去,就永远穷。没有文化,就不能出去工作,有文化才是出去工作的基础啊!”
我祖母出身诗书世家,目光长远,见识不凡,深知文化的重要;即使是没文化才是“光荣”的漫长的“火红年代”,我祖母还是痴心不改,坚信文化才是根本。她的许多亲戚,都是靠读书冲出了山门,成了人才的。我在永中能够认真学习,敢于吃苦,离不了祖母对我的烙印。也可以这样说,祖母铸就了我的性格,我的性格又决定了我的命运。
为了我能够在中学读书,且看我祖母是如何拼搏的——
60多岁的老人了,天天和社员一起在生产队战天斗地,出大力流大汗,这本来就非常辛苦的了。然而,天还不亮,天色迷蒙,她就起床奔向陡峭的山冈去“割烧”了;割了回来本应歇息一会,她却带着汗水不顾劳累,再和大家一起出工;下午收工回来又去割。到了墟日,她便担出去圩上卖。中午卖完了“烧”,下午她还要去生产队战天斗地啊!她就是靠这样的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供我在永中读书……
我祖母于1997年去世,但愿她老人家在永恒的天国能感应到她孙子的肺腑之言和感激之情!
                刻骨铭心永中情
   现在,该回忆我在母校的难忘生活了。首先想到的是当时十分艰苦的生活。说起来如今的年轻人还不相信呢!我是内宿生。一个星期6天,我才带5斤米。年轻人相火旺,消化快,根本吃不饱肚子。俗话说,三十六罪,饿罪最难熬。总是觉得饿啊。学校可以吃公菜,我当然想天天吃新鲜菜啊!但是,没有钱啊!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带一口盅的咸菜。课间肚子饿得难受,就用咸菜冲开水吃。所以,我带的咸菜,即使省着能吃到星期三、四,也是发霉长毛了。每到这个时候,大成等地外宿学生就是我的救星了:我是靠他们带的青菜吃到周末。俗话说,久旱时滴水亦成甘露。现在看来,那些同窗给我吃的菜当然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却意义重大。的确是情义无价。
啊,我还忘不了我的老师。他们工资低,平时也是在饭堂吃公菜。如果碰上领工资,他们也买回青菜自己煮。如果见到我,他们非常热情,无比亲切,也热情邀我一起吃,让我过过“口福”。
    因为我出身贫苦,读书当然刻苦,一辈子的前途就此一搏。在困难面前,我从不感到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不读好书,就只能回到山村“农业学大寨”,终生受穷。我非常听老师的话,他们讲什么我就做什么,从不打折扣。因此,老师非常喜欢我。我记得班主任王佛章、钟启兴老师对我很好,生活关心,工作信任。我不仅是班长、团支部书记,还是学校的团委副书记(书记是老师担任的),是名副其实的一号学生干部啊!是全校师生中瞩目的“人物”啊!而且,学校的广播站、黑板报等等,都由我负责。可以说是为了公事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回想起来,我毕业以后社交能力较强,人际关系好,朋友多,帮助我的人也多,让我的创业比较顺利,其中就有母校老师的大功劳——让我在当干部中得到锻炼。按心理学家的分析,青少年时形成的性格与能力,是以后漫长人生的基础与关键;而我,在母校的温暖怀抱中,就得到了这种锻炼,从而有了这非常宝贵的基础与关键。我认为,我的这个能力,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在商品大潮时代,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是万万不可少的能力啊!
    那时候的学制短,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加上文革浩劫,基础差。尽管如此,我高中2年学习,进步很大。我记得当时语文高考满分是110,张长兴老师教的语文,我就考出了92分的好成绩;王山而老师的史地我也考得好。但是,我还有一些科目基础差,当然应届毕业时没考上。
    那时候时兴补习,绝大多数是靠不断补习考上去的,乡间还有“八年抗战”长期补的学生。但是,我考虑到家庭实际,实在是太困难了,没办法,只能走更坎坷的人生路,还是选择到外面去闯……
远方游子恋故园
    离开母校32年来,我这个大山里的赤脚少年,几经奋斗,终于拿上了大学文凭,然后是获高级工程师职称。在改革开放后竞争非常剧烈的市场经济中,我迎着风浪上去,到底得到了人生的成功。我曾任广东清远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副经理,清远市城乡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如今是清远市粤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我到底在茫茫人海里站稳了脚跟,挺直了脊梁,赢得了尊严。
   32年来,尽管我离乡背井,在红尘滚滚中操劳,于日夜不停中打拼,为灯红酒绿中应承,为儿女生存升学中周旋,我虽然有成功者的欣慰和喜悦,却也经常有人生坎途的不尽苦闷和惆怅;尽管如此,总斩不断我对永和老家的牵挂和对永中母校的深厚情怀——
    那近处巍巍的鹅公山,永远让我赏心悦目;那千千万万的像我祖母和母亲那样的乡亲是心灵的依托;校园里我们天天看到的灿烂的旭日,浑雄的夕阳,永远是我的崇拜和心中的向往!当然,那永远难忘的同窗情,师生情,则是在似水流年中,积淀成我终生的珍宝……
    为了回报故乡热土,我毅然接受了永和中学广东省校友会会长的任职,并捐了3万元基金;为老家公益捐款5万多元;最开心的是,我捐款20万独资建鹅公山山顶运动场。这一切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父老乡亲的铭记与赞扬。
    我做了上面的许多以后,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在几经考虑和几经选择之后,干脆在我日思夜梦的故乡永和墟的鹅公山下,建起大楼房永久定居,永久圆我故土情结梦……

0

主题

668

帖子

96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5/5/18 21:52 | 只看该作者
略读

0

主题

668

帖子

96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5/5/18 22:07 | 只看该作者
赤子之心令人起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1/27 08:22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